欢迎光临
翁氏宗亲交流|文化|传播网

汕尾红海湾区发现翁万达衣冠墓


   在汕尾红海湾区遮浪街道狮仔乡的狮山上,有一座用灰沙筑成的明代坟墓,其坟墓古朴大方,墓脚两旁的石雕虽被人盗掉,但墓中间供台和石碑仍在,其石雕端庄大方,不似是平民百姓之坟,在古代,只有官贵的人死后,才能有是如此大型的墓茔!细见其墓碑阴刻文字,右边依稀书写:“万历丁巳年立。”右边另一行的书写文字为:“东涯翁公。”左边没有文字,中间刻有“墓”字样。在我翁氏的家族中,故老相传:“守备毓伍将军,皇帝赐有封地翁厝湖,建有万达公衣冠墓于狮山。”据翁氏老一辈人传说,自明代万历年间至清朝末年,翁厝湖(现田寮湖)所收的泊船费均用于发丁包钱给田、捷、遮(田墘、捷胜、遮浪等镇)的翁氏族人。

    翁氏族人的故老相传,究竟有没有历史依据呢?据《明史》及翁辉东《翁氏家谱》记载:“公讳万春,更名万达,字仁夫,号东涯,乃梅斋(翁玉)长子。”《稽愆集·卷首》中说翁万达“生于明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年)六月二十八日巳时。”翁万达生于揭阳举丁村(今属汕头市鮀浦人),明嘉靖(1528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其墓在梅州市大埔县三河坝韩江西岸凤翔山麓。元代翁世机在《翁氏族谱·自序》中说:“吾远祖弘,乃周昭王子也,赐姓翁氏,封地楚国左臣,传至三十四代入闽,始祖轩公。轩生何。何生则,则生三子,长嗣昌,次巨隅,三郜,巨隅生三子,长承赞、次承裕、三承颖。”据《六桂》及《翁氏族谱》载:“入潮始祖俊公由莆田入广东揭阳尖山落担;杰公由莆田漆林迁揭阳梅岗……梁原城50代雄公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福建莆田迁揭阳举丁村,传至梁原城54代可公(处休公后裔)生溶(松斋)、几(竹斋)、玉(梅斋)、衡(兰斋),原城56代万达公随其父梅斋(玉公,原城55代)公,由举丁村迁入蓬洲第内,梁原城56代,素轩公(字万全,兰斋之子)由举丁村迁入蓬洲北门祠堂仔,原城57代见洲公(素轩公大子)在海丰遮浪为立村始祖,见洲生昆岗、惠岗(原城58代,后裔多在田、捷、遮【田墘、捷胜、遮浪等镇】),昆岗生宾阁(原城59代,后裔多在遮浪湖连乡【俗名狐狸崆】),宾阁生毓伍(官为守备,梁原城60代,逝世于崇祯17年,即1644年,这一年明朝灭亡。)。”以上史料证明,翁氏族人的口碑及传说是有历史的证据:素轩公(字万全,兰斋之子)和原城56代万达公(梅斋之子)是堂兄弟,原城57代见洲公在海丰遮浪为立村始祖,其为翁万达的侄辈,据于此,现于狮仔乡狮山的“东涯翁公”,不可能是其他的“翁东涯”,作为翁万达侄辈的翁见洲,不可能把叔辈翁万达的字号冠在他的后代身上,他的后裔“钦依守备翁毓伍将军”(守备为官名,钦依守备是明镇守边防的军官,位次于游击将军,无品位,无定员,因事增置,统兵戍守。明朝时守备是正五品,看起来这个官衔应该是皇帝临时钦依的,不是常驻机构。)也是不敢逾礼的,古代人重礼仪,是万万不敢逾越这道礼仪的鸿沟,故此,汕尾红海湾区遮浪街道狮仔乡狮山的明代墓茔,应是岭南名贤翁万达的衣冠墓。据于此,翁东涯衣冠墓乃翁毓伍所建应是无疑的,明代万历年间,岭南名贤翁万达虽然逝世多年,但余威仍在,翁毓伍作为明代万历年间镇守碣石边防的军官,对太祖父翁东涯高山仰止,饮水思源之间,翁毓伍回到蓬洲第内请来翁万达的衣冠,在狮仔乡的狮山上建了翁万达的衣冠墓,以表立威和景仰之情。我的恩师潮学研究专家、汕头大学硕导翁奕波教授和翁万达研究会会长翁甲金先生曾到过此地考察,都认为其墓应是岭南名贤翁万达的衣冠墓无疑。
 万历丁巳年(1617)年即万历四十五年,翁万达于1552年逝世,红海湾区的衣冠墓,是翁万达逝世65年后,翁毓伍和海丰遮浪等地翁万全(翁素轩)后裔所敬立的。翁万达是岭南名贤,他一生崇尚奉献与牺牲的精神,他尊贤重能,平安南、镇边关,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是能定国安邦,世人景仰的英雄人物,在《明史》惜墨如金的文字中,对他推崇至备:“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者,万达称首。”翁万达本传达3330字(未加标点),比同朝名相、阁老,如徐玠、高洪等人的传记还长,可见其功勋之高!翁万达在明代嘉靖年间,三任兵部尚书,曾南定安南,北平俺答,增修长城,被誉为“文武状元”。在民间传说中,有“翁万达出师,老虎擎大旗”的神奇传说。在泰国曼谷等地,潮人英雄翁万达被作为无所不能的神,受到人们的敬仰,其“英勇大帝”和“翁勇大帝”神庙在泰国达100多座。在翁万达的故乡蓬洲存有大司马家庙,潮人对翁万达十分推崇,1992年,汕头大学曾召开“翁万达国际学术研讨会。” 

 汕尾红海湾区出现明代翁万达的衣冠墓,从开发名人文化和旅游事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比如在全国各地都有文天祥的文化古迹,现这些古迹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翁万达作为岭南名贤,是岭南地区一本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他官至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品性纯洁、情操高尚、于国家之事废寝忘食、死而后已、保家卫国、鞠躬尽瘁,理应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景仰。纵观中国,自古至今,多少男儿,在儒家文化的浸染下,弃小家而顾大家,为保卫国家的疆土和神圣领地不受外来敌寇的侵袭,他们身先士卒、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作为一个岭南本土名贤,翁万达定国安邦,保家卫国的事迹后人应该广为传扬,而作为汕尾红海湾区翁万达衣冠墓所在地,理应等到保护和开发,红海湾区作为粤东的旅游胜地,山水悠美、好山好水缺乏就是人文张力,此地少有宗教圣地和文化古迹,希望红海湾区领导们能努力整合人文资源,打造名人和文化古迹旅游品牌,比如翁万达衣冠墓的保护和人文开发,“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故居的保护和修缮,“五狮朝湖”民间传说的整理和开发,来配合望斗灵岩,后汕尾石狮头妈祖等人文胜景,把碧海蓝天白沙绿树和人文胜景、名人胜迹等整合在一起,进行有机的开发,来吸引中外游客。定国安邦,保家卫国的文化情怀,是一种可贵的中国精神,名贤们对道德精神的服膺和遵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好好颂扬和提炼传承,可使中华民族的人文脊梁更加坚挺。


附:翁万达相关资料
翁万达(1498—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谥襄毅,亦作襄敏,揭阳(今隶汕头市区)。嘉靖丙戌进士。历官兵部尚书,总督宣(府)、大(同宣大)。嘉靖13年(1534)翁万达出为广西梧州府知府,数年之间,声绩大著,有“治行第一”之誉(明·王锡爵《翁襄敏公神道碑》)。著有《东涯集》、《稽愆集》、《稽愆诗》等。嘉靖17年安南王莫登庸反,明朝出兵征讨,被升任为广西按察副使,专职协助主帅征南事,其剿抚兼施之谋划俱为主帅采用,迫使莫登庸乞降,由是显露其军事才能,晋为参政,再擢四川按察使。嘉靖22年改陕西布政使,次年加右副都御史衔巡抚陕西,同年底拜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保定军务。其后再以左副都御史任兵部尚书(据《明史·本传》,万达后晋至右、左都御史),统理北方边防要务,抗击蒙古族俺答汗数十万骑兵的侵扰。他深谙边务,通悉敌情,对内则整肃奸贪无能的官员,任用贤能。本身率先垂范,曾亲自带领将士驰聘疆场,使敌军望风丧胆,惊呼“翁太师至矣”而纷纷败退。统边五六年间,打了多次胜仗。又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800余里,烽堠300余座,使边境得以安定,并使原每年150万两之边费减少一半。嘉靖28年,因父逝世,按例南归奔丧,北方边关告急,朝廷急催其再出任事,因严嵩等作梗,未得到重用,最后竟被削职为民。嘉靖31年(1552)回乡途中,于福建上杭背疽发作而逝世,葬于大埔三河镇。此时嘉靖帝又起复其为兵部尚书,准备再付以北疆重任,但已于事无补。翁万达以军事家政治家著称,《明史》专传长达3000余字。而同时,他博学敏思,才气纵横,善诗文,“通古今,操笔倾刻万言”,并“好谈性理之学”(《明史》本传)。有不少诗文传世,备受推崇。如清·冯奉初称其:“经世之文,非小儒所能及”(《潮州耆旧集·东涯集题辞》)。

赞(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翁氏源流 » 汕尾红海湾区发现翁万达衣冠墓
分享到: 更多 (0)

留言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