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翁氏宗亲交流|文化|传播网

翁氏-京兆

1、官署名

①汉代称京兆尹办公处为京兆府。

②唐代关内道所辖诸府之一,辖万年等二十三县,为京畿地区行政机构。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雍州置为京兆府,长官为牧,多由亲王为之;实际长官为尹,通判府事;设少尹二人,佐理府事,岁终更次上计;下设司录参军及司功、司仓、司户等属官。

2、行政区划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雍州置为京兆府。治所在万年(今陕西西安市)。

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关中乾县以东,铜川以南、渭南以西地区。

唐属关内道、京畿道;宋为陕西路、永兴军路;金为京兆府路;元改为安西路。

唐以后,北宋与金朝仍然将它治理的地区一如唐制称为京兆府,她亦被称作京兆府城。

历代均派皇室股肱或勋戚重臣驻守,如元初忽必烈灭南宋,建立元朝后,就于次年即至元九年(1272),封他第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不久京兆府与京兆府城改名为安西府与安西府城

3、京兆府 历史沿革

公元前11世纪,兴起于周原地区的周人把活动中心移至今西安城西南沣河流域。

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酆京,其子武王后在沣河东岸建立镐京,统一华夏,开创了西安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

丰镐两京隔河相望,镐京为西周王朝政治中心,丰京是祭祀宗庙场所,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前,这座京城一直被全国各地诸侯奉为”宗周”。

春秋战国时期,来自陇南(今甘肃天水一带)的秦人崛起于关中盆地。秦武公和秦穆公时,设立了西安附近最早的县–杜县(前687年)。

战国时代秦国先后迁都栎阳(今阎良区武屯乡一带)和咸阳,今西安城区附近成为咸阳的郊区。

秦统一全国后,在今西安北郊建了许多著名的宫殿,如阿房宫、章台宫、兴乐宫、信宫等。地方上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建制,设内史辖京畿各县(内史政区与官职同名,为郡级建制),今西安市辖域属其管辖范围。

秦末楚汉相争,咸阳宫室被毁。汉高帝七年(前200)建都长安(秦咸阳郊区一个乡聚的名称,在今西安西北郊渭河南岸)。惠帝时构筑长安城墙,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垣周长25.7公里。主要宫殿位于城的南部,宫殿面积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2以上。除宫殿、衙署、达官显贵府第和宫廷作坊外,有9个商业区和160个居民闾里。城市规模宏大,建筑密集,街衢通达,交通便利。

西汉高帝二年,在原秦内史地设置渭南、中地、河上三郡,分别领有今西安市辖地。

高帝九年(前198)撤销三郡复置内史,治长安城中。

景帝二年(前155)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西部改为右扶风,左内史改为左冯翊,称“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这三者既为地区名,也为官名,与郡守相当,共同管辖京畿地区。

征和四年(前89)置监察区司隶校尉部,三辅属之。西汉末平帝元始四年(4),分京兆尹置前辉光、后承烈二郡。

西汉末年,王莽废汉称帝,国号”新”,改长安为常安。新朝天凤元年(14)分三辅为师尉、翊尉、光尉、京尉、扶尉、烈尉六尉郡。

东汉复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隶于驻洛阳的司隶校尉部。左冯翊治所迁至高陵,右扶风迁至槐里(今咸阳兴平)。

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黄初二年(221)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

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244)改为京兆郡,今西安市属5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

隋唐两代均都长安,在汉长安城之南另建新城,隋称之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改名长安城。

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隋唐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20余县。

唐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

天祐元年(904),韩建为佑国军节度使镇守长安,废宫城和外郭城,重修子城(皇城),南闭朱雀门,又闭延禧门、安福门,北开玄武门,是为五代、宋、元时的长安城。

后梁开平元年(907),改京兆府为雍州,后又改为大安府。后唐同光元年复为京兆府。后晋、后汉、后周一直沿用,辖有长安、万年等10余县。

北宋时的长安城,人口减少,仍为全国主要的商业都市之一。长安城周围地区,宋金两代仍在城中置京兆府统之,辖长安、万年(樊川、咸宁)等14县(金12县)。

元初仍置京兆府于长安城中,至元十年(1273)改为安西总管府。皇庆元年(1312)又改为奉元路。

明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明太祖将次子朱木爽封为秦王,镇守西安。明将五代、宋、元的长安城向北、向东加以扩展,形成今天西安古城的规模。清代在西安城的东北隅修建了满城,占有今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其他街巷一如明代。

清代继续沿用西安府名,辖长安、咸宁等15县,1州,孝义(今柞水)、宁陕(今县)等2厅。1913年,民国政府在关中地区设立关中道,辖长安等41县。1914年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结束了汉代以后一城由两县分管的局面。

1928年,割长安城及近郊设立西安市。1930年撤市复归长安县。1933年再设立西安市,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6个直辖市之一。1938年长安县迁至城南大兆镇。此后不久西安市再次撤销。1941年复设西安市,改为陕西省辖市。1947年再次升为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安,25日成立西安市人民政府,辖12个区,隶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1953年升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又改为省辖市,同时把原来12个区调整为9个(今7区除阎良,再加上长乐区、阿房区和草滩区)。从此以后西安市的领属关系再未发生变化,但所辖区县不断变迁,直到1983年才稳定。

赞(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翁氏源流 » 翁氏-京兆
分享到: 更多 (0)

留言 1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1. #1

    广西博白(珠浦)翁氏族谱(翁恭华编):三、翁轩入闽,晏公仕官来廉
    三十四世轩公,唐建中间(公元780—783年),登唐甲榜进士,官朝请大夫,为闽州剌史,爱闽地山水之胜,遂于莆田竹啸庄定居,成为“盐官”翁氏入闽始祖。初居崇安,经建阳考源而入榕城,有大勋,赐郡“京兆”。生四子:长子何公,官散骑常侍,因乐东南山水之秀,而择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县北高镇)竹啸,为莆田翁氏始祖;次子僖公,官屯田员外郎,初居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为崇安翁姓始祖;三子传公,官金部郎中,居建州丹山,为建阳翁氏始祖;四子信公,官越州剌史,复居润州丹阳,为江苏丹阳翁氏始祖。
    三十五世何公,字天龙,妣济南郡林氏,生四子:则、刚、利、刘。何公在唐德宗间,以父荫官散骑常侍,由榕城入莆田兴福里,因“前有海水朝宗,后有竹林环荫”,遂号其名曰“竹啸庄”。为京兆翁氏发祥之地,故尊为莆田竹啸始祖。
    三十六世则公,字圣言,何公长子,官唐大理司直,居莆田竹啸庄,生五子:长嗣昌、次巨模、三巨隅、四邾、五柔正。
    三十七世嗣昌公,字橹,则长子,生二子:长廷皋、次袭明。
    三十八世廷皋公,嗣昌公长子,出仕为官,升到成都士曹,生子乾度。
    三十九世乾度公,廷皋子,字用享,官至补阙郎中,妣陈氏生六子:长处厚、次处恭、三处易、四处朴、五处廉、六处休。宋建隆元年处厚、处易同榜进士;开宝六年处朴、处廉同榜进士;雍熙二年处恭、处休同榜进士,时誉“六桂联芳”,受匾“六桂”,誉称于世。迁莆城左厢朱紫坊刺桐花巷,今称朱紫翁是也。祠在竹啸神山,正月初七祭。墓在五侯金山,重阳日祭,至今不废。
    四十世处厚公(六桂堂一桂礼部房),乾度长子,字伯起,妣吕氏,生二子:长允修,次允成。宋太祖建隆元年与三弟处易同登杨砺榜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兼殿中丞,上柱国赐绯鱼袋。居莆田城厢朱紫坊刺桐巷。
    四十一世允成公,处厚次子,进士,殿中丞,生四子:长援,次损,三抃、四扶。
    四十二世援公,允成长子,进士,生子景先。
    四十三世景先公,援子,生二子:长勗、次邦瑞(普珠)。
    四十四世邦瑞公,景先次子,居黄石清江,生子守仁。
    四十五世守仁公,邦瑞子,生二子:长善继,次善伦。
    四十六世善伦公,守仁次子,生二子:长三五,次三八。
    四十七世三八公,善伦次子,生二子:长念七,次念九。
    四十八世念七公,三八长子,生子:百九。居北高高峰。
    四十九世百九公,念七子,生子:原五,居莆田西湖堂边。
    五十世原五公,百九子,生二子:长子四官,次子七官。居莆田四湖边。
    五十一世四官公,原五长子,生子:长白。
    五十二世长白公,四官子,生三子:长自颐,次舜初,三孟基。居福州侯官县珠玑巷。
    五十三世舜初公,长白次子,生子:观。乃居珠玑巷。
    五十四世观公,舜初子,妣魏氏,生子:晏。居福州侯官珠玑巷。观公“德行著闻,为乡里所敬服者”德寿兼备朝庭授予“寿官”称呼,整个明朝三百多年里仅授过十九次,因此格外珍贵。成化十七年(1481年)夫妇随子入廉,居廉州城内青云坊,卒后与妣魏氏合葬于合浦城外金鸡岭。碑志:大明寿官翁公妣孺人合葬同茔之墓,正德戊寅年(1518年)立镌。至今珠浦翁氏子孙清明祭扫不废。
    五十五世晏公,观子,妣何氏,生子:念斌。成化元年(1465年),福建乙酉乡试中举;成化二年(1466年)登罗隆榜三甲69名进士,后任刑部员外郎;成化十四年(1478年)正月升任为广东按察司佥事;成化十七年(1481年)八月到任廉州府分巡佥事,成化二十年(1484年)十二月指挥官兵把泊在潮州府界通番巨舟三十七艘击败,生擒三十余人斩首级八十五级;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升任广东按察司副使。晏公仕官来廉,居廉州城内青云坊,因功勋大,授《司马第》匾(此匾在念斌公创业文第时悬挂在大门上,凡大门前路过的大小官员都要落轿下马,行拜礼后才通过,由于老匾于文革期间损毁,现在所挂匾为复制品)。晏公卒后与何孺人同茔合葬合浦金鸡岭,墓志:大明处士翁公孺人何氏之墓,正德丙寅岁(1506年)立镌。至今珠浦翁氏子孙清明祭扫不废。
    坐落在合浦金鸡岭的五十四世和五十五世两祖古墓,老族谱是这样记载:“广东廉州城外金鸡岭初迁珠浦世系,皇明始祖处士翁公妣何孺人合葬同茔之墓,附葬祖寿官翁公妣魏孺人合葬同茔之墓。此二祖因宗谱遗漏屡经烽火文献不足故也,祖之墓于正德丙寅以及戊寅年碑志可考,以及念斌祖开创基业于文第,然后支分派别为士为农,列青衿登贤书历世相传,皆衍箕裘于勿替者也。”
    四、念斌公开创文第基业,为珠浦翁氏始祖
    五十六世、珠浦翁氏始祖念斌公,晏子,谥克俭,翁道一郎,妣陈氏,生二子一女:长元应,次元相,女妙珍。祖忠厚传家,以诗书督责子孙,思续福建家声于珠浦,今为功德。始祖百世不迁,于有明开创文第垌河边角陈仪塘,税米十有余石,生育二男一女,田地三股均分。葬合浦茄子山辛龙入首立戍山辰向,妣陈氏葬蓆草塘立子山午向,癸酉年起迁重修竖碑。
    五十七世、珠浦二世元应公,念斌长子,字森,妣杨氏,生五子: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五。祖笃性好学,不趋势利。与妣同葬牛皇岭巳龙入首立辰山戍向,于光绪元年十二月迁葬,筑灰竖碑。遗下塘口石桥边左右上下共田栽种三石正,递年祭扫。
    五十七世、珠浦二世元相公,念斌次子,迁陆邑,去处不明,现无考。
    五十八世、珠浦三世维禄公,元应长子,念一郎,妣吴氏,生二子:长本廉,次本明。原信文第河边角。
    五十八世、珠浦三世维祐公,元应次子,法明二郎,妣萧、严、王氏,生子:本麟。祖好善乐义,山水怡情,迁博阳爰居马口,登三户税米九石余。创业南赖,为博白翁氏始祖。祖与三妣同茔合葬于合浦独食角禾堂岭立庚山甲向兼申寅分金,于同治甲戍起迁安葬筑石灰竖碑。
    五十八世、珠浦三世维祯公,元应三子,念三郎,生子:本承。信河边角,后迁钦州。
    五十八世、珠浦三世维祥公,元应四子,念四郎,妣黄氏,生二子:长伯高,次伯嵩。住乌石罗径。
    五十八世、珠浦三世维祚公,元应五子,念五郎,生子:本绍。住硃笔塘。
    五、维祐公迁博阳爰居马口,为博白翁氏始祖
    五十八世、珠浦三世维祐公,元应次子,法明二郎,妣萧、严、王氏,生子:本麟。祖好善乐义,山水怡情,迁博阳爰居马口,登三户税米九石余。祖与三妣同茔合葬于合浦独食角禾堂岭立庚山甲向兼申寅分金,于同治甲戍起迁安葬筑石灰竖碑。祖于明万历年间,从文第迁居博白菱角马口,创业南赖,为博白翁氏始祖。
    五十九世、珠浦四世本麟公,维佑子,麟一郎,妣谢氏,生四子:长左南,次右南,三带南,四贡南。祖礼义自闲,诗书课子,贻谋燕翼。葬竹坑尾(佛堂),灰坟戍山辰向,谢妣于万历乙已年(1605年)冬辞世,葬仙人献靴形。
    六十世、珠浦五世左南公,本麟长子,渭胤承继不系。
    六十世、珠浦五世右南公,本麟次子,生二子:长奇胤,次渭胤(过继左南公)。
    六十世、珠浦五世带南公,本麟三子,妣刘氏,生子:元胤。
    六十世、珠浦五世贡南公,本麟四子,翁先四郎,万历庠生,妣黄妙莲,生二子:长逢胤,次孔胤。祖聪颖迈伦,经史博览,于同治九年与妣同葬南赖龙颈岭,辰龙立乙山辛向。
    六十一世、珠浦六世渭胤公,左南嗣子,无传。
    六十一世、珠浦六世奇胤公,右南长子,生二子:长亘忠,次亘信。
    六十一世、珠浦六世元胤公,带南子,生二子:长亘昌,次亘鼎。
    六十一世、珠浦六世逢胤公,贡南长子,生子:亘臣。于顺治四年与亘元祖分居,合同可考。祖因子孙希微失传,至光绪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侄孙华兴公遵钟叔母命,将马口罗芒埠石灰窑四穴改迁共墓,仍在马口六金同茔共墓乃系逢胤公苗裔日后祭扫可知。
    六十一世、珠浦六世孔胤公,贡南次子,妣江、张两氏,生子:亘元。祖躬耕乐业,仁义制心,明崇祯去世,至亘元、亘臣兄弟于清顺治四年分居,前葬不妥,于光绪甲午年十一月改葬马面嶂中心岭顶天鹅孵窝形,卯龙入首立艮山坤向与山伯同茔,祖居其右旁。江、张二祖妣前葬不妥,于光绪甲申年起迁改葬于马口禾堂岭合葬同茔立艮山坤向。
    六十二世、珠浦七世亘信公,奇胤次子,生二子:长述尧,次述舜。
    六十二世、珠浦七世亘昌公,元胤长子,生二子:长述周;次述朝。
    六十二世、珠浦七世亘鼎公,元胤次子,生二子:长述彦;次述广。
    六十二世、珠浦七世亘臣公,逢胤子,生子:述坤。因苗裔失记,传至九代,坟墓繁多,侄孙祯祥复修亦起迁五金同茔卜葬于南赖坟前岭坳背共墓立艮山坤向。
    六十二世、珠浦七世亘元公,孔胤子,妣王氏,生二子:长述禹,次述乾。祖隐居厥德,素守耕农,前葬不妥,于同治九年三月改迁卜葬于马口金鸡岭老屋场背,丑龙入首,立甲山庚向水口出戍为庚,祖与王妣同茔。
    六十三世、珠浦八世述舜公,亘信次子,生子:国钦。
    六十三世、珠浦八世述彦公,亘鼎长子,生四子:长国品,次国隆,三国宁,四国殿。
    六十三世、珠浦八世述坤公,亘臣子,生子:国辉。
    六十三世、珠浦八世述禹公,亘元子,字茂河,妣廖氏,继妣蒙氏。生三子:长国耀,次天宝,三国其。祖经营处世有忠厚之志,葬马口乌石角禾堂岭脚仙人献靴形中一穴。廖、蒙二祖妣同茔合葬于马口石灰窑顶上一穴,后于民国间改迁寮子坝牛尾岭。
    六十四世、珠浦九世国钦公,述舜子,生子:宗成。
    六十四世、珠浦九世国品公,述彦长子,生四子:长宗和,次宗全,三宗信,四宗才。
    六十四世、珠浦九世国辉公,述坤子,生二子:长宗礼,次宗智。
    六十四世、珠浦九世国耀公,述禹长子,廖氏生,字启钦,翁钦一郎,妣钟氏,生二子:长宗仁,次宗义。祖生于康熙丙子年三月二十日寅时,终于雍正庚戌年二月初三日未时,享阳35秋;妣钟氏,守贞课子,多历艰辛,择处丸熊,创业南赖。生于康熙癸酉年八月二十七日未时,终于乾隆乙未年八月十六日戍时,享阳83秋。祖妣同葬于乌灌岭狗臂田岭,甲龙入首立艮山坤向。
    六十五世、珠浦十世宗成公,国钦子,生二子:长德昌,次德荣。
    六十五世、珠浦十世宗信公,国品三子,生二子:长德福,次德佳。
    六十五世、珠浦十世宗礼公,国辉次子,生子:德善。
    六十五世、珠浦十世宗仁公,国耀长子,字寿亭,妣张氏,生子:德胜。继妣叶氏,生子:德显。祖与妣张氏合葬白坟前岭立乙山辛向;继妣叶氏,葬杨秀木岭。
    六十五世、珠浦十世宗义公,国耀次子,字克宽,妣庞氏,谥承,生子:德权。祖生于雍正丁未年四月初八日未时,终于乾隆已巳年五月初九日申时,阳年23秋,葬黄坭角卯龙入首立子山午向。妣庞氏,生于雍正辛亥年四月初七日午时,终于嘉庆戊辰六月初四日戍时,享寿78秋,与祖合葬。
    六十六世、珠浦十一世德荣公,宗成次子,生三子:长仕龙,次仕十二,三仕十三。祖葬小江水库山岭。
    六十六世、珠浦十一世德福公,宗信长子,生子:仕公。
    六十六世、珠浦十一世德善公,宗礼子,生子:仕良。
    六十六世、珠浦十一世德胜公,宗仁长子,妣宋氏,生二子:长仕贤,次仕能。祖葬陂尾岭,妣宋氏葬鸡麻窝。
    六十六世、珠浦十一世德显公,宗仁次子,妣许氏,生五子:长仕爵,次仕禄,三仕邦,四仕国,五仕清。祖葬松树堂岭,妣许氏与祖合葬。
    六十六世、珠浦十一世德权公,宗义子,字峻明,翁权二郎,妣廖氏,生四子:长仕朝,次仕廷,三仕辅、四仕佐。祖生于乾隆庚午年三月初三日已时,终于乾隆壬寅年十一月十六日戍时,阳年33秋,葬于龙勾手。妣廖氏生性温良,贞顺守节,育四男二女。生于乾隆乙丑年二月十一日申时,终于道光辛已年四月二十八日未时,享寿77秋,葬白坟冲岭坪。
    经查阅博白翁氏尚存的历史资料,可以明确的是,博白翁氏始祖是五十八世、珠浦三世维祐公,祖于明万历年间,从文第迁居博白县菱角马口。因后代再迁,主要分居三处:一处为,六十五世、珠浦十世宗成公和宗信公世居马口;一处为,六十一世、珠浦六世逢胤公于顺治四年与亘元祖分居,当时有合同可考,迁居茅斜岭;一处为国耀公之妣钟氏祖母携六十五世、珠浦十世宗仁公和宗义公垦业南赖,迁居南社(原南社,是南赖和社边垌的合称),现小江水库库区,后因建设小江水库,再迁居现在的南新村(博白沙河)等。
    (一)马口翁氏是六十世、珠浦五世右南公和带南公后裔。六十世、珠浦五世右南公长子奇胤,生亘信;亘信次子述舜,生国钦;国钦之子宗成,生德荣;德荣生三子:长仕龙,次仕十二,三仕十三。六十世、珠浦五世带南公之子元胤,生次子亘鼎;亘鼎长子述彦,生长子国品;国品三子宗信,生长子德福;德福生仕铭。
    (二)茅斜岭翁氏是六十世、珠浦五世贡南公后裔。六十世、珠浦五世贡南公长子逢胤,生亘臣;亘臣子述坤,生国辉;国辉长子宗礼,生德善;德善生仕良。
    (三)南社翁氏是六十世、珠浦五世贡南公后裔。六十世、珠浦五世贡南公次子孔胤,生长子亘元;亘元长子述禹,生国耀;国耀长子宗仁,生长子德胜;德胜生二子:长仕贤,次仕能。国耀长子宗仁,生次子德显;德显生五子:长仕爵,次仕禄,三仕邦,四仕国,五仕清。国耀次子宗义,生德权;德权生四子:长仕朝,次仕廷,三仕辅,四仕佐。
    据垦业证所示,南赖范围是西以马江水为界,北以山子江水为界,上至樟树角岭嘴止,沿岭嘴分水界直达马面嶂三嶂坳向东沿山岗直下马尾颈分水为界,沿马尾村旁溪水为界,经白獭羊至乌坭龟向独山、鱼梁缺、大胜坝村至黄坭湖溪口流入马江汇合处。起止所圈的范围内山岭土地约二十多平方公里,均属南赖业所。

    翁守宇3年前 (2021-02-0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