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翁氏后人及常熟翁同龢纪念馆共同组织的“2018年度翁氏后人回乡联谊活动”在翁同龢纪念馆同和讲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合肥、蚌埠、徐州、苏州以及常熟本地30多位翁氏后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年逾过百的翁同龢玄孙翁万戈先生也从美国发来贺信。
翁万戈侄子、《翁同龢日记》校订翁以钧先生,在活动中与在场的翁氏后人漫谈了十九世纪的常熟翁氏,着重讲述翁心存“五宇号事件”、翁同书寿州事件、翁同龢的悲喜人生等,感慨家族的荣枯升沉,怀念先辈耕读起家,书香传家,坐实江南文化世家资望的艰辛与不易。翁以文先生介绍了璇洲里常熟翁氏和最后一任族长翁永孙,他认为这个家族独特之处是“坚持学习、支持教育”,对家族文化始终坚守不弃,且不遗余力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中科院院士翁宇庆先生谈及拜谒綵衣堂的数次感触,从一个面积较小的纪念馆逐步发展成常熟的文化名片,作为翁氏后人感到了祖辈德泽荣耀,他笑说:“父亲经常强调富贵不能长久,唯有读书才能绵世振家,所以翁家历史上有两代帝师,现在有两代院士,没有辱没先辈的祖训”。
作为翁同龢纪念馆的守望人,王忠良馆长讲述了翁氏故居的历史沿革,以及1990年翁万戈先生捐献出老宅的义举。从建馆至今,翁馆20多年的发展有目共睹,从700多平米一个略显“局促”的故居,到2013年6600平米的占地面积,翁馆实现了故居的全面完整开放。当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瓶颈”,翁氏文化的高度、厚度、深度,在故居里无法淋漓尽致得到展示,但是翁馆人始终坚信,有学界的支持、有翁同龢研究会和翁氏后人资料的不断充实,翁馆终将会成为一个具有独特品牌的名人纪念馆,成为翁氏文化的“归宿地”和家风传承的“活”教材。
翁氏后人相继交流发言,亲情流淌。他们在世系简表上找寻各自的支系,在翁氏家风传习馆吟诵着先辈的治家格言。纷纷表示,要追溯渊源,寻根探本,传承祖辈创立的门风家教,与翁同龢纪念馆一起将常熟翁氏文化发扬光大。
最新评论
👍 我在上海徐家汇出生和长大,这下对上了。
广西玉林鸭掌糖翁屋
怎么没有浙江台州的翁氏啊
请问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江谷镇建洪村翁氏宗祠堂的来历
福建省建瓯市翁氏六桂堂,据说是五六辈之前从福州莆田下面迁上来的,字辈:德、永、绍、振、嘉、声,了解的宗亲麻烦说一声。
我们村百分之95都姓翁